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最新发布的《关于开展第10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2025年3月将正式启动以“抓早抓小抓关键,更快降低近视率”为主题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快来看看今年的重点举措吧!
近视防控需追根溯源,从源头发力! 尤其要重点聚焦幼儿园孩童以及小学低年级学生群体,借助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手段与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推动近视率稳步下降,守护孩子们的“睛”彩视界。
严格且全面地落实《通知》的各项要求,将近视防控的关键关口大幅前移。针对幼儿园和小学家居设计工作室,精心制定并细化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从幼儿和小学生的日常习惯培养入手,通过趣味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他们深刻认识眼健康的重要意义,逐步养成科学、健康的用眼习惯,为视力健康筑牢基础。
●中小学生:明确规定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适当增加体育课课时,并延长课间活动时长,积极营造“课间动起来”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们走出教室,放松身心,缓解用眼疲劳。
● 幼儿园:依据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户外活动时间与形式,充分保障幼儿能够拥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机会,让幼儿的眼睛在自然光照下得到充分的放松,如同“深呼吸”一般,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专家专业助力:积极联合全国及地方的近视防控宣讲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一系列专业且具有针对性的科普讲座。通过专家的权威讲解,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普及近视防控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开展多元活动:紧密结合春季开学这一关键节点,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主题班会,进行视力筛查,并举办亲子互动实践活动等,让近视防控知识真正“活”起来,融入到学生和家长的日常生活中,提升大家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各中小学校务必严格执行每学期两次的视力监测制度。 在宣传教育月期间,集中开展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工作,重点留意寒假返校后学生们的视力变化情况。 检查结束后,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及家长,并针对视力不良的学生,积极引导其进行科学的矫治。 同时,严禁任何无资质的机构借机进入校园进行宣传或开展视力检测活动,切实保障校园视力防控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视力表张贴:在每个班级内张贴一张标准视力表,方便学生随时进行视力自查。
●眼保健操执行:每日上、下午各认真组织学生做一次眼保健操,帮助学生缓解眼部疲劳。
●科普活动开展:每季度精心组织近视防控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用眼知识,增强学生护眼意识。
●学期工作部署:每学期初对近视防控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家居设计工作室,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视力状况分析:每年对全校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跟踪分析,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教师职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等情况,一旦发现不良习惯,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
●学校引导: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课堂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近视防控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合理控制孩子的“视屏时间”,并在家中营造健康的居家用眼环境,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