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持续掀起东北旅游热潮,让东北文化屡屡受到社会关注。解开方言密码,就是解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文化基因。在南方工作、生活多年的资深东北大哥马晓晴,通过《贼拉魔性东北话》这本“文化词典”,以风趣随性的行文风格,阐释了东北“那嘎达”为什么容易让人“着了魔”。
窃以为,东北话的形成有几个历史阶段。历史上的东北,主要是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的聚集地,操着以满语为主导的不同语言。努尔哈赤崛起后,山西商人陆续进入东北。
清军入关后,大量满人进京,广袤的东北大地上只留下了十万人口。东北是满人的龙兴之地,清朝对它做了极端的保护,专门修建柳条边,以抵御汉族流民迁入。顺治十年,辽东招垦,中原人迅速迁入,有了“民人”,形成了比较标准的汉语语音。
而东北官话的形成是在晚清及民国两次移民中完成的:一是山东人渡渤海入辽宁东部,再北上吉林、黑龙江东部;二是河北河南人沿辽西走廊北上。这段历史起始于1905年,到今天也只有100余年的历史。
只有百年历史的东北话,正处于极端的活跃期,不断变化,不断地加入新的词汇和概念,也不断地扬弃曾经流行的词语。因此,东北话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东北方言鲜活生动,极具变化。它包含了很多古汉语的遗音遗韵,但因与中原的距离较远,交流频繁度较低,又融合、夹杂了满语,难以辨识。
东北毗邻内蒙古,蒙古语在东北话里多有表现。俄语词汇进入东北是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日语则源于日俄战争后日本占据辽东,以及对伪满洲国政权的扶植。朝鲜是东北近邻,在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的战争和交流。
比如表示角落的旮旯、表示蜻蜓的蚂蛉,是古汉语的遗存。表示口水的哈喇子、表示煤气的嘎斯、表示连衣裙的布拉吉是俄罗斯语。表示下水道井盖儿的“马葫芦”,表示想尽办法才拿到或实现的“挖弄”(wàlonɡ)是日语转过来的。东北人说“贼好”的“贼”,把裤裆叫“卡布裆”,来自于朝鲜语。把羊、猪等的髌骨叫“嘎拉哈”,把家里最小的孩子叫“老嘎达”,用“稀罕”表示喜欢,用“埋汰”表示肮脏,来自蒙古语。
广义上的东北话,有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各地的口音和变音。比如:东北话把客人叫戚(qiěr),来自山东官话;把熬叫nāo,比如熬白菜,来自河北方言;皮袄的标准读音是pí’ǎo,东北人说成pí’nǎo,这是天津口音。
东北人说“我去”,感彩是无限丰富的。它可以表明“太出乎预料了”“太牛了”“太厉害了”“太精彩了”“太让人生气了”“太惨了”“太丢人了”家居设计工作室,也许仅仅是“嗯,我知道了”。除了“我去”,还有很多准口头禅,比如嘎哈、必须的、那家伙……
嘎哈,意为干什么,什么事。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根本没打算问对方要干什么,有什么事。
“嘎哈呢”并不是问人在干什么,而是在打招呼。说的是我已经看到你了,关注你了,是相对友好的表达语气。
“嘎哈玩儿应”中的“玩儿应”相当于北京话玩意儿。“嘎哈玩儿应”并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表示讨厌家居设计工作室。“嘎哈玩儿应?!熊人哪”说的是“怎么着?欺负人吗”。
“必须的”,后现代的口头禅。民营企业家出现了,工人面对企业主,江湖的小弟面对大哥,商人面对客户,有求于对方,对对方的要求唯命是从,才出现了“必须的”这种表达,表示“即使你不说,我也会去做”的态度。
“那家伙”,说的不是某一个人,甚至和人没关系。“我的妈呀!那家伙,老便宜了,跟白给似的。”表明某一商品价格很低,超出了想象。
口头禅是不需要经过头脑的筛查,就可以脱口而出的语言。“我去”是有血性的语言,“必须的”是有媚气的语言。这些侵入骨髓的发音,没有文字所确指的含义,而是生命本体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去”是积极的、有温度的语言。我相信这种语言不会因为所谓的文明教养的提升而消失。良好的教养会对这种表达产生抑制,但最终这种表达将突破教养,因为它才是人性的代表。
东北人说话,如果只选用一个动词,那一定就是“整”。“整”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那么生动活泼,都那么恰如其分,只要能熟练应用这个“整”,东北话的纯劲儿就够了。东北话说来说去,说的就是一个“整”。
“整”是个动词,同“搞”,用途极广泛:整人、整事、咋整、没整、整明白、整不明白、整迷糊了、整点饭、整点花的、整点喝的。在东北喝酒,必须能整才行,先整白的,然后整色(sǎi)的,最后整啤的。
东北人说话喜欢说整,万物皆可整;其实说弄也可以,万物皆可弄;说扯也行,万物皆可扯。别瞎整、别瞎弄和别瞎扯是一个意思。你弄什么呢、你整什么呢、你扯什么呢,意思也是一样的。丰富的汉语语言,到了东北,合并了同类项,都变成一样了。这是不是一种幽默?也许是,也许不是。如果想为这样一组动词再找几个同伴,可以先选择搞。搞什么、扯什么、弄什么、整什么也是一样的。
东北人和南方人在火车上相识,到了哈尔滨。东北人请南方人吃饭,点了一桌子菜。东北人说:“整!”南方人问:“什么叫‘整’啊?”东北人说:“‘整’就是吃呀。”结果,南方人喝多了,刚进卫生间就吐了一地。东北人随口又说:“这可咋整?”南方人一听,这也能整?哗……又吐了一地。
东北人管客人叫戚(qiěr),待戚第一项是烟笸箩。“娘家戚上炕里,烟袋笸箩递给你。”
戚来了,不到饭时,最先端上来的肯定是冻秋梨。冻秋梨一般用花盖梨,也叫楸子梨,如果不冻,花盖梨渣多酸涩不好吃。冻好的楸子梨,黑不溜秋,梆梆硬,放凉水中一泡,会形成一个大冰坨子。敲开冰坨子,冻梨清凉绵密,果肉如同果冻,绝对是人间美味。
当戚吃冻秋梨的时候,女主人就在外屋地欢冻豆腐。欢就是将冷冻食品在冷水中浸泡,使之化开。冻豆腐孔多有弹性,用来炖肉特别入味。
请戚家居设计工作室,就得实的惠儿的,好东西不能藏着掖着。粘豆包,必须上!要苏子叶,蘸白糖。
猪肉炖粉条和小鸡炖蘑菇,只能选一样。不然就太奢侈了。最正宗的小鸡炖蘑菇是用榛蘑,配土豆粉条,用大铁锅慢炖,炖到嗷嗷香。
经典名菜锅包肉,虽然出自满族厨师之手,却也透着俄罗斯对东北餐饮文化的影响。1905年,哈尔滨设立道台。首任道台杜学瀛经常宴请俄罗斯客人。道台府厨师郑兴文将满族“焦烧肉条”改为酸甜口,起名锅爆肉,一夜走红。由于口音博杂,舌头捋不直,以讹传讹,就成了锅包肉。
舞舞扎扎瓢盆锅,七碟八碗凑一桌。踢里秃噜可劲造,五马长枪好顿喝。造得急赤白脸,造得油渍麻花,造到顶脖漾食,才算皆大欢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7万股东遭殃,ST爱康31跌停锁退市!有人称一直挂单卖不出,盼公司活下去挽损
华人奥运女拳王被全球大佬炮轰不男不女,看了她的童年照和经历后,网友吵翻了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