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进行时】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明确重点基建的同时,还列出了2024年重点工作。第一工程机械网盘点了与制造业和工程机械相关的发展机会,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这些省份有哪些发力点,看看你们的家乡是否上榜?
1.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平稳增长。
2.持之以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安排“千项万亿”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
4.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擦亮“浙里来消费”品牌,举办好系列促消费活动。
5.聚焦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6.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工业“智改数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5%。完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和制度体系,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安全高效流通利用。优化平台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7.促进制造业集群式、高端化发展。优化全省产业布局,加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着力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专业化特色小镇。
9.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编制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集装箱码头发展专项规划,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现代化内河航运示范省建设,力争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以上。全面落实启运港退税等政策,积极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交易、海事法律等高端港航服务业,增强港口国际竞争力。
10.高水平建设海洋强省。围绕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国家海洋清洁能源基地、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基地,实施临港化工延链、清洁能源聚变、船舶海工振兴等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发挥甬舟海洋经济核心区引领功能,加快建设环杭州湾、温台沿海等现代产业带,推动海洋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1.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开展下一代电池技术等领域技术攻关,推广“光伏+”综合应用。增强高端装备产业自主可控、基础配套、服务增值、智能制造能力,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0个以上。支持智能家电、智慧家居产品研发,推出一批应用生态场景解决方案。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制高点,支持北斗规模化应用和商业卫星研发制造,加强深空互联网、深空遥感等技术研发,吸引更多商业航天公司落户。
2.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建设中国建造(安徽)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智能建造和绿色建筑,培育发展特级资质企业。
3.建成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芜湖数据中心集群,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高质量行业数据集规模达200TB,智能算力达12000P。
4.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支持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家居设计工作室。推动“标准地”改革向服务业领域延伸,扩大“工业上楼”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制度体系,支持合肥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5.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更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6.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更新改造城镇燃气管道等地下管网2500公里。加快城市生命线产业发展。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1.突出补齐短板,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速海绵城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建设。
2.突出提升品质,鼓励各地结合城市更新,优化规划设计,合理匹配产业、居住、交通、设施等功能,打造十五分钟便利生活圈,推动产城人融合。新启动城市片区综合开发、完整社区建设等省级样板工程16个,实施“口袋公园”、风雨连廊、加装电梯等城市微改造。
3.全力守护碧水,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化闽江、九龙江流域综合治理,抓好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完成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每日19万吨,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率达80%以上。全力守卫碧海,深化重点海湾综合治理,完成85%重点海域入海排污口整治,推进提水式海水养殖和网箱养殖整治,常态化清理海漂垃圾。全力守住净土,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
4.培育壮大绿色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新型储能、海上风电、光伏发电等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积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支持漳州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1.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流程优化、产品迭代。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一产一策”强龙头、补链条、壮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8%以上。
2.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执法能力,深入实施“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提高“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水平,深化鄱阳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专项行动,加强危险废物、新污染物、尾矿库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9000亩。
3.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推动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开展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钙钛矿等领域,实施100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扎实推进稳链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深化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实施先进制造业攻坚行动,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围绕冶金、化工、轻工、建材、机械、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一业一策”改造提升,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
3.推进山钢宝武日照精品钢基地二期,开工永锋钢焦项目。建设齐鲁石化鲁油鲁炼等重大项目,推动裕龙岛炼化、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一期全面投产。
4.加快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安全应急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新培育10个左右省级新兴产业集群。
【两会报道进行时】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明确重点基建的同时,[详细]2024-03-12 17:45
【两会报道进行时】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明确重点基建的同时,[详细]2024-03-12 17:40
【两会报道进行时】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明确重点基建的同时,[详细]2024-03-12 17:27
【两会报道进行时】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明确重点基建的同时,[详细]2024-03-12 17:21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安徽省人民政府·目录· 第一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二篇 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四篇 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五篇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六篇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安徽 第七篇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八篇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构建和谐社会 第九篇 着力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区域软实力 第十篇 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活力 第十一篇 坚持依法治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十二篇 保障规划实施 根据《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纲要》是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政府将通过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保障“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完成。 第一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翻了一番以上,财政收入增长两倍以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产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达到616亿斤,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优势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稳步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中心城市进一步壮大,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发展势头强劲,皖北地区发展提速,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全面启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强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地方金融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扩权强县、扩权强镇、城乡一体化试点等改革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迈出实质性步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民生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平安安徽”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五年,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是内聚信心、外树形象的五年。面向未来,我省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综合判断,未来五年是安徽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不断深化;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双重压力。此外,周边省份产业结构竞相升级对我省结构调整形成新的挤压。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章 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双轮驱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经济 增长转到以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为支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三大需求协同拉动转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增长模式从粗放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拓展境外合作领域和范围,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四章 发展目标 按照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53∶38,城镇化率超过50%。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4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5%。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9%,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到2015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2以内,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五年累计利用外资超过300亿美元,到201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90亿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5%以上。 #d1cm#page# 第二篇 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五章积极扩大有效投入 第一节 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产业,加快建设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六大基础工程,力争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全方位构建多层次、多系统、开放式、动态性的“861”行动计划项目管理体系,形成梯次推进格局。建立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供地、环评、融资等“绿色通道”,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和协调调度,提高投资效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第二节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投入。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控制产能过剩项目特别是落后的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外资、民间资本、政府投资等投资主体多元化家居设计工作室,进一步发挥财政性资金的杠杆作用,合理引导和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提高民间投资、省外境外投资比重。 第六章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第一节 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以引导和培育消费热点为着力点,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产品,巩固和发展消费规模大、带动性强、对地方经济贡献大的热点消费,扩大汽车、住房、旅游、通讯等重点领域消费,优化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养老服务、家庭劳动社会化等成长性服务消费,挖掘消费潜能。贯彻落实国家各项促进消费政策,大力推进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全面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和农民消费水平。拓展省外市场,提高皖货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提升省外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第二节 改善消费环境 完善城乡市场运行监测,强化市场调控体系建设,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行业监管,规范市场准入。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加强商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贩卖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确保消费安全。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消费及消费者保护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消费环境。 第三篇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七章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 第七章 增强工业综合竞争力 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新增一批千亿元产业,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培育一批千亿元园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第一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促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形成若干支撑我省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服务和物联网,打造中国(合肥)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提升合滁芜信息家电产业带,建设合肥语音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区。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芜湖节能环保和绿色照明产业基地、滁马铜池绿色照明产业带,发展合肥水泥成套设备和环保装备。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核电和风电,适度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一批国家级绿色能源县。建设一批光伏及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基地。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等产业,做大做强蚌埠生物产业基地、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基地、芜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重大基础装备,工业领域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零部件,全面优化装备集成协作配套体系,提升合肥工程机械及工业机器人、两淮煤机装备、沿江船舶、芜湖大型铸锻件、马鞍山冶金装备等装备制造基地。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材料、膜材料、纳米材料、碳纤维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稀土永磁材料、复合材料及特种材料等,培育和打造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马鞍山高性能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滁州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安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池州高分子聚合材料产业基地、黄山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加快发展动力电池、高性能电机、电控系统,打造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 公共安全产业。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和交通安全、矿山安全等产业,促进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建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信息安全堡垒,打造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d1cm#page# 专栏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 ◆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高世代液晶面板、显示玻璃及光伏玻璃、LED外延片及芯片、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数控机床、新型节能环保装备、铜基铁基新材料产业链、秸秆生物精炼产业化、量子通信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等一批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到2015年,重点建设1000个左右新兴产业项目。 ◆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在皖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扶持高成长性中小高技术企业做大做强。到2015年,培育和引进100个左右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打造一批产业基地。鼓励现有各类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和各种要素向园区集聚,加快形成新兴产业生产组织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合肥平板显示、合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芜湖光电及光伏材料、蚌埠生物、马鞍山新材料等10个左右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第二节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以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为导向,推动汽车、装备制造、家电、食品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汽车产业。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整车产品质量,加大中高档轿车比重。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发展节能、环保、高附加值专用汽车和关键零部件。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的地位。 装备制造业。加速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加强核心技术和系统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泵阀、环保节能设备等行业,积极发展冶金、水泥、煤炭、石化等行业大型成套设备,鼓励发展高性能船舶及新型船用机械制造。 家电产业。加强研发能力和配套能力建设,提高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积极发展各类小家电。推进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建成全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 食品工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创建知名品牌,建设安全原料基地,重点发展水稻、小麦、油料、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果蔬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 第三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按照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绿色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动纺织服装、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改造升级。 纺织服装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培育自主品牌,促进棉纺业“精细化”、服装鞋帽业“品牌化”、产业用纺织品业“特色化”、家用纺织品业“配套化”发展。形成若干龙头企业及一批主业突出的特色产业集群。 冶金产业。加大以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重点发展优质钢材、特钢产品,铜、铝精深加工产品和有色金属新材料,提高市场短缺高端产品比重。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建成全国重要的精品钢材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基地。 建材产业。围绕节能环保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上大压小”发展水泥,积极发展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及改性材料,突出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优质玻璃、装饰材料及卫生陶瓷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硅产业基地及一批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集群。 化工产业。进一步提升原油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发展新型煤化工,积极培育精细化工、盐化工、生物化工、硫磷化工等,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建成沿江沿淮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和新型煤化工基地。 专栏4 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大力支持国内外产能布局和产品结构调整,重点推进轿车发动机和自动变速箱、重型大功率发动机、乘用车、重卡、专用车、轮胎等建设。 ◆装备制造。重点推进大型铸锻件、数控机床、挖掘机、减速机、叉车、井下采掘设备和矿冶成套设备、化工设备、节能环保设备、电工电器、轨道交通装备、沿江船舶及船用设备、高钢级石油管材、农用机械等建设。 ◆家电。重点发展空调及关键零部件、大屏幕彩电、冰箱、洗衣机、小家电和其他家电产品。 ◆食品。加快建设皖北小麦、沿江大米和油脂加工、皖南皖西和皖西南生态食品加工基地,以及一批肉类果蔬深加工基地、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 ◆纺织服装。建设安庆、六安、淮北、马鞍山等棉纺织和服装产业集群,桐城、六安羽绒家纺产业集群,以芜湖为龙头的皖东南服装产业集群,阜阳、淮南、六安、宿州服装鞋帽产业集群,以滁州为龙头的差别化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六安、铜陵麻纺产业集群。 ◆冶金。重点推进精品钢、煤电铝联营、铜资源控制及铜材精深加工、铁矿资源开发利用、铅锌冶炼等。 ◆建材。重点实施沿江水泥“上大压小”,推进碳酸钙、超细碳酸钙和石膏、凹凸棒、陶瓷、钾长石等开发利用。 ◆化工。大力发展石化及下游系列产品,加快建设淮南、淮(北)宿(州)、阜亳、巢湖四大煤化工基地,积极建设合肥、铜陵、芜湖、池州等特色化工基地,推进大型乙烯工程前期工作。#d1cm#page# 第四节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培育一批超千亿元企业。大力推进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联合兼并重组,加强与央企的合资合作,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大企业大集团整合生产要素、上下游产品和市场渠道等环节,促进优势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力争形成马钢、铜陵有色等一批超千亿元企业集团,增强核心企业辐射带动力。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关联产业集聚为导向,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提高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发展,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差别化发展的重点产业集群。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翻一番以上。 第五节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 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名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质量监测。着力创造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品牌,扩大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品牌影响力,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兼并、参股国际品牌和营销网络,促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营销服务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展,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建设企业标准,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订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第六节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快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售后服务、节能减排等环节信息技术改造和融合步伐。积极开展两化融合试点示范。深化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积极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开拓国际市场,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商贸方式的改造。 第七节 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 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扩大开放,着力推进开发区规范化、特色化、集约化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扩区升级,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县建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有序发展,积极开展园区合作共建。明确产业定位,坚持错位发展,加大开发区整合提升力度,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提高入区项目质量和投入强度,建立园区项目用地退出机制,强化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条件。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保持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建设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芜湖经开区等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园区。 第八章 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投入、拓宽领域、扩大开放,构建功能完备、服务高效、供给良好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第一节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物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皖江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合肥物流圈、沿淮物流产业带三大物流区域,将合肥、芜(湖)马(鞍山)建成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建设蚌埠、安庆、阜阳等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其他城市建设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积极培育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和物流网络互通互联。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 金融业。支持现有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做大做强徽商银行、国元证券、华安证券、国元农险等地方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农村银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社区银行,规范发展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证券、期货、信托、汽车金融、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典当等金融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加快合肥全国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支持芜湖建设皖江金融中心。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并购重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积极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引进和开发新型金融衍生产品,探索建立地方期货交易所,发展区域股权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不断完善支付体系建设,建立服务功能齐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银行卡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扩大保险业的规模和比重,吸引更多的保险资金在我省实现直投。构建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政策体系,加强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就业和劳务中介等商务服务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建设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行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兴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电信服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 第二节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完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新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大型精品百货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以社区为重点加快便民化商业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社区商业体系。培育商业特色街区。鼓励信用消费。积极推动集中配送,大力发展品牌连锁店、专业店、便利店、网上购物等特色流通新业态,完善城市快递、物流服务网络,推进大众化、特色化、连锁型餐饮及酒店服务业发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培育重点流通企业,形成一批龙头流通企业和商业品牌。 旅游业。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大别山旅游区、皖北旅游区和皖西南旅游区,构建徽文化、皖江城市、淮河风情、皖北历史文化四大旅游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体育健身、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具有安徽特色的旅游商品。支持旅游企业规模化经营,打造具有全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到201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经济强省和旅游目的地。 房地产业。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等房地产开发。培育房地产品牌企业,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加快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交易、中介、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便民利民家政服务,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居民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社会化养老服务。#d1cm#page# 第三节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态 服务外包。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高速发展的机遇,壮大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培育一批人才,取得国际认证,开拓国内外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重点的离岸服务外包。大力推进合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促进芜湖、马鞍山等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会展经济。以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芜湖)科普博览会等为平台,打造一批富有特色、影响广泛的品牌展会。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奥林匹克中心及各类大型体育场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会展设施建设。大力培育会展企业,提升会展竞争力。以合肥、芜湖、黄山等城市为重点,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 创意服务业。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科普教育、现代传媒等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创意产业园区,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建设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马鞍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构建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 第九章 强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 第一节 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能力,改善交通技术条件,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建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千吨级航道、民航机场为骨架,以普通铁路、公路、航道和农村公路为基础,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以完善快速客运铁路网和保障能源运输为重点,加快客运专线、城际铁路、能源运输通道和主要铁路枢纽建设,提高路网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五年新增铁路31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公里,主要铁路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快速客运铁路覆盖所有省辖市,货物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公路。高速公路以完善路网为重点,加快区域通道建设,联通断头路,到2015年基本建成“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力争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以升级改造现有道路为重点,建设经济干线、出省通道、旅游干线年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农村公路重点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危桥加固改造和安全保障工程。 水运。以建设高等级航道、提升港口专业化水平为重点,整治长江、淮河干支流航道,加快沿江、沿淮和合肥等集装箱、煤炭和件杂货码头建设。到2015年,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芜湖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航运枢纽。 民航。完善民航机场布局,改善机场运输和通航条件,扩大航空运输服务覆盖范围,发展通用航空运输。到2015年开通民航运输机场6个,建设若干通用机场。 综合交通枢纽。依托高速铁路客站和机场,衔接公路、城市公交、城际轨道交通等多种运输方式,建立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依托重点铁路货运站场和港口,建设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的联运系统。加快合肥、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到2015年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基本建成,合肥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交通。坚持规划先行、公交优先、便捷换乘的原则,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城乡一体化、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换乘系统,建立及时、全面、双向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提高城市交通疏导能力和效率。 专栏5 交通重大项目 ◆铁路。续建项目:京沪高铁安徽段、合肥-蚌埠、南京-安庆、合肥-福州、皖赣新双线、阜阳-六安、宿州-淮安等铁路。新开工项目:黄山-杭州、郑州-砀山-徐州、商丘-合肥-杭州、池州-九江、合肥-安庆城际、宿州-淮北-徐州、宿州-亳州、六安-庐江-铜陵、六安-安庆-景德镇等铁路。 ◆高速公路。续建项目:徐州-明光、许昌-宿州-泗洪、宁国-宣城-千秋关、扬州-绩溪、芜湖-雁翅、黄山-祁门、北沿江、东至-九江、阜阳-新蔡、铜陵-南陵-宣城、淮南-蚌埠-凤阳等高速公路。新开工项目:武汉-岳西-桐城-庐江-无为、济南-祁门、宿州-扬州、阜阳-淮滨、巢湖-铜陵(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北岸接线)、蚌埠-五河、淮南-滁州等高速公路。 ◆过江通道。续建项目: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宁安城际铁路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合福铁路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新开工项目: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公路大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商合杭铁路芜湖公铁两用大桥。前期论证项目:安庆长江公路二桥、马鞍山长江公路二桥。 ◆水运。续建项目:芜申运河、安庆港长风港区、合裕线裕溪船闸、巢湖复线船闸、沙颍河阜阳船闸等。新开工项目:长江、淮河干流整治、合裕航道、秋浦河、漳河、青山河、姑溪河、沙颍河、石门湖、水阳江、派河、店埠河等航道,和县郑蒲港等。前期论证项目:浍河、滁河航道整治。 ◆机场。续建项目: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新开工项目:芜湖民航机场、安庆民航机场、若干通用机场。前期论证项目:蚌埠民航机场、亳州民航机场、黄山机场改造升级。 #d1cm#page# 第二节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的基本方针,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经济社会能源协调发展,统筹资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增强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 煤炭。继续推进两淮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新建安全高效高产矿井17对,改扩建一批大中型矿井,新增规模4000万吨/年以上,到2015年两淮煤炭基地总规模达到1.8亿吨/年。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和安全改造,提高煤炭回采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采煤深陷区生态治理。建设芜湖港煤炭储配中心,规划建设铜陵煤炭储配中心。鼓励煤炭企业赴省外和境外开发煤炭资源。 电力。高标准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煤电机组,满足“十二五”用电增长需求。启动实施“皖电东送”二期工程。积极推广热电联产在城市供热中的运用,替代能耗高、污染重的分散低效小锅炉。新增电力装机2000万千瓦左右。建设以特高压和500千伏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智能电网,开工淮南—皖南—浙北—上海和淮南—南京等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加强220千伏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完成新一轮城乡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显著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天然气和成品油。建设江南联络线、宣城—宁国—黄山支线等城际间长输管道,加快加气母站、子站建设,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市县,天然气使用量达到50亿立方米/年。加快成品油省级输送主管道建设,规划建设安庆—合肥—淮南—阜阳—亳州、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成品油输送管道等,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成品油管道网络。加强油气储备调峰站建设,规划建设安徽省成品油应急储备库、大型液体天然气储备站。试点推广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扩大煤层气抽采和利用规模,加快勘探开发页岩气。 新兴能源。强力推进核电建设,开工建设芜湖繁昌核电一期工程,力争池州吉阳核电、安庆高温气冷堆工程早日开工。在风力资源较好的沿江沿湖、江淮分水岭等区域,建设大中型风电厂。加快开发太阳能资源,以开发区集中联片建设为重点,组织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开展太阳能城市示范建设。鼓励秸秆资源丰富的粮棉油主产区和能源林基地建设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支持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有序开发利用水能,建成响水涧、佛子岭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绩溪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在省辖市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站、加注站等服务设施。建设一批国家绿色能源县(乡)。 第三节 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以提高防洪除涝和供水能力为重点,统筹水环境保护与改善,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适应的现代水利支撑体系。 防洪除涝灌溉。大力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主要支流治理,开展长江洲滩重点圩垸治理。争取实施下浒山、月潭、汤村等大中型水库。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完成病险水库和规划内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推进灌溉排涝工程建设。到2015年淮北大堤及沿淮重点防洪城市圈堤的防洪能力基本达到百年一遇,长江干流主要堤防能够防御1954年型洪水,省辖市城市防洪能力基本达到50—100年一遇,新安江干流及长江、淮河主要支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到5—10年一遇,沿淮重点平原洼地排涝标准一般达到5年一遇,局部地区达到10年一遇。沿江万亩以上圩区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以上,净增除涝面积150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500万亩。净增灌溉面积3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000万亩。 水资源优化配置。统筹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引江济淮(巢)等工程,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城市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加快重点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进一步提高粮食主产区水资源保障条件。到2015年全省年供水能力新增50亿立方米,基本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建立城市应急水源保障体系,提高乡镇供水能力。 水环境保护。加强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全面加快农村河道和沟渠清淤步伐,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崩岗治理,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50平方公里。加强大别山区等水源地保护。到2015年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0%,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专栏6 水利重大项目 ◆新一轮治淮工程。大力实施淮干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实施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董峰湖、寿西湖、方邱湖、临北段、花园湖和香浮段等行蓄洪区调整与改造工程,淮河流域堤防达标及淠河、史河等河道治理工程。 ◆长江干支流治理工程。实施青弋江分洪道、滁河、水阳江下游防洪治理、长江应急崩岸治理等重点工程;实施环巢湖堤防加固、崩岸治理及其重要支流河道整治;开展皖河及其他重要支流与中小河流治理等。 ◆灌溉排涝工程。实施淠史杭、驷马山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沿江圩区排涝泵站工程,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等。 ◆水库建设工程。实施下浒山、月潭水库工程,推进江巷、扬溪源、粮长门、汤村、泗洲湾等大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全面完成17座中型水库、304座小(1)型水库、1500座小(2)型水库、173座大中型病险闸除险加固。 ◆水资源配置工程。推进引江济淮(巢)工程,研究建设淮水北调、引淮入阜、引淮入亳等工程,统筹安排建设沿淮及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项目、大别山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开展合肥、蚌埠、淮南、阜阳、巢湖、滁州等市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第四节 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提升现有基础信息网络性能,积极推进3G等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加快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覆盖和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基本完成县以上城市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和有线电视整体转换,稳步推进“三网融合”,积极开展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网络覆盖率和接入能力,提升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到2015年,全省有线万户,电线部以上。 促进社会信息化。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实现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联网,推动政府各部门实施网上协同办公,实现决策信息资源分层共享。不断提升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功能,推进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加强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国防动员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治安综合管理等领域的应用。#d1cm#page# 第四篇 推进“三农”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十章 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节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加快沿淮易涝低洼地治理,完善除涝灌溉体系,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质量,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水利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加快成果转化,积极发展现代种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支持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粮食新增生产能力规划,粮食产量达到640亿斤。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畜牧业升级和水产跨越工程,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健康养殖,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到2015年,肉蛋奶产量达到63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20万吨。大力发展茶、桑、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快林业发展,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油茶、核桃、竹、杨树、苗木花卉产业,提高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和绿色长廊建设水平。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施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工程,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力争2015年达到3万个。 第三节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健全农村流通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深入推进新网工程、“双百”市场工程、粮食现代物流工程、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连锁农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水利技术服务和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性保险和信息服务。 专栏7 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工程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以加强设施装备、提高科技水平、发展主导产业、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重点,在全省建设8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十二五”末每个农业县(区)建成一个示范区。 ◆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农民组织化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兴办合作经济组织,“十二五”末农户入户率达50%以上。示范社发展到4000个,其中省级示范社500个。 ◆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深入推进粮食“三大行动”,分别建设小麦、玉米、水稻高产攻关核心区2000万亩、500万亩、1000万亩。实施“吨粮田示范县”和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畜牧业升级工程。支持建设3万个规模化生猪、奶牛、肉牛、肉羊和家禽养殖场(区),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水产跨越工程。建设30个水产大县、20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改造修复精养鱼塘100万亩。 ◆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每年新增50万亩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十二五”末设施蔬菜面积达500万亩,蔬菜总产达3500万吨。 ◆茶产业振兴工程。在26个县(市、区)建设30个茶叶生产标准园,辐射带动1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占全省茶园比重提高到40%。 ◆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推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发展,重点建设60个年产值50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7000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 ◆农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建设覆盖市、县的农情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向基层延伸至100%的乡镇、50%以上的行政村、100%的规模龙头企业、6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种养大户。 ◆粮食现代物流工程。重点建设省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库、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和合肥、阜阳、芜湖、蚌埠、宿州、滁州、安庆等七大粮食物流节点。 ◆农机化推进工程。支持新型农机具推广应用,主攻玉米、油菜机收和水稻机栽秧农机化。扶持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 第十一章 加快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 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科学编制村镇、新型农村社区和土地整治规划,稳妥推进国家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试点省建设,将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实施村庄合并、新居民点建设和土地流转,引导各类涉农资金和项目集中配套,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第二节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构建经济、优质、安全的新型农村供电体系。加快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和集中供气工程建设,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秸秆利用、小水电、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保护村庄自然生态,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建立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三节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以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农民职业技能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五年累计培训365万人。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和被征地农民保障水平,完善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群体救助等制度。 专栏8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在试点示范初见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程。继续实施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的三大工程。“十二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大中塘3000口以上,改造中低产田30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00万亩。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实施2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改造农村电网,基本解决农业生产用电,基本建成经济、优质、安全的新型农村供电体系。 ◆农村新能源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和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太阳能、小水电、风能和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技术。 ◆农村绿化工程。开展绿色家园示范工程建设和“村村绿”活动,力争到2015年,平原、丘陵地区和山区的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65%、50%和30%。 ◆农村文教卫工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寄宿制学校、乡镇中心园、农村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建设。支持一批农村职业学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扶持建设一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目标,每个乡镇拥有一所公办幼儿园。#d1cm#page# 第十二章 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和管理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开展土地流转合作,发展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办法,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二节 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合作等形式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交易市场,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模式。加快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深化林业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节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性保险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业发展水平,确保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比重逐年提高。 第五篇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三章 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一节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坚持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优化全省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 着力壮大中心城市。把壮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作为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努力建设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与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皖西南、皖北、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促进黄山市加快建成国际性旅游文化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支持其他城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力和带动力,尽快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深入调查研究,适时适度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镇。支持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镇提质扩容,成为联系城乡、服务农村的重要枢纽。鼓励有条件的县城按设市城市的规模和标准规划建设,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重点镇加快发展,提高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争取到2015年,全省建成24个超2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培育6个左右人口超10万的镇级市。 专栏9 省辖市城市定位 ◆合肥经济圈 合肥市,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努力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淮南市,推进合淮同城化,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煤电化和矿山机械制造基地,建设成为依山傍水、生态优美的淮河流域重要的现代化大城市。六安市,充分发挥生态和资源优势,建设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加工基地和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成为大别山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连接合肥经济圈和武汉城市圈的纽带。巢湖市,打造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和环巢湖旅游休闲基地,建设成为生态优美、宜游宜居的滨湖城市,连接合肥经济圈和皖江城市带的重要节点。 ◆皖江城市带 芜湖市,强化在皖江开发开放中的龙头地位,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和全省次中心城市。马鞍山市,推进与芜湖、南京双向融合,建设先进制造集聚区、城乡一体先行区、文明宜居的示范区,成为长三角经济圈重要的新型工业和山水园林城市。安庆市,打造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现代化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铜陵市,打造世界铜都和国家电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创新、绿色、幸福的现代化滨江工业城市。池州市,打造重要的新材料、新型化工基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铜池一体化,共同构建皖中南中心城市。滁州市,打造全国重要的家电、盐化工和硅产业基地,加快构建“131组团式大滁城”,成为连接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引领皖东跨越发展的新兴中心城市。宣城市,打造面向长三角的机械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工基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成为苏浙皖交汇区域中心城市。 ◆皖北城市群 蚌埠市,巩固提升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光伏、生物、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成为皖北中心城市,带动皖北崛起的增长极。阜阳市,强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新兴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努力建设成为带动皖西北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亳州市,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养生文化旅游基地,建设成为辐射皖豫交汇区域的新兴中心城市。淮北市家居设计工作室,打造重要的煤电化、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开放带动、创新推动、宜居宜业的山水生态园林式城市。宿州市,打造全省重要的煤电化产业、轻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加快融入淮海经济圈,建设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 ◆黄山市 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强化在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地位,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休闲产业基地和会展中心,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 第二节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创新规划理念,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力争做到全省城乡规划全覆盖。在遵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加强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村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相衔接。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严格依法编制和变更规划。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着眼长远发展,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功能配套完善的城市建设要求,统筹建设给排水、供热、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推进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地下管网一体化建设,加强城镇综合交通和城市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城市防洪、消防、防震、气象等公共安全设施,合理布局商场、学校、医疗、文体中心等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塑造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积极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积极探索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科学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形成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注重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的维护和管理。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明城镇。 第三节 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进一步放宽城镇迁移入户条件。多渠道、多形式地解决进城农民在就业、住房、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消除制度障碍,保障合法权益。加强土地政策与户籍政策的配套衔接,按照“自愿有偿、综合配套”的原则,依法有序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农民多种方式进城路子。 第四节 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和淮北市完成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率先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支持有条件的市县积极开展试点。暂不具备条件的市县编制好规划、逐步实施。 #d1cm#page# 第十四章 统筹区域发展 第一节 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和“一轴双核两翼”的战略布局,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在体制机制、政府服务、区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打造安徽崛起的战略平台,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大规模、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打造汽车、装备制造、原材料、轻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皖江物流产业带,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提升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品牌。 完善产业承接平台。高水平建设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窗口”。支持皖江10市示范园区建设。推进现有开发园区扩区升级,筹建一批省级开发区。鼓励园区合作共建。加快培育10个千亿元核心园区、50个百亿元特色园区。 强化支撑条件。加快建设综合运输通道,有序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港口建设。改善防洪排涝条件。提升能源保障和信息化服务能力。积极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加快培育技能型人才,建设在校生85万人的职业教育基地,满足示范区人力资源需求。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引导保险资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金融支撑体系。提高区域通关速度,完善检验检疫服务。 创造优美生态环境。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和低碳园区试点,实施长江防护林、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行区。 第二节 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 按照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努力探索符合皖北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力争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能源、农副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优先支持皖北建设坑口电厂等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煤电化、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现代中药,做大做强硅产业、钢铁、汽车、纺织服装鞋帽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煤化工和中药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加快城镇化进程。尽快将蚌埠、阜阳建成皖北、皖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淮南、淮北、亳州、宿州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带动力,到2015年争取将一半以上的县城建设成为20万—50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加快农业现代化。加强沿淮洼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建设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力争2015年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到500亿斤以上,畜禽规模化养殖达到70%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加到3000亿元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出省、跨区铁路和能源原材料运输通路,建成四条东西向高速公路和两条区域内高速公路,加强县乡公路改造。加快行蓄洪区调整、沿淮堤防加固以及重要支流治理。推进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淮河防护林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编制皖北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确保各项公共财政用于皖北地区的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大力发展金融业,以加快推进皖北地区高风险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并购重组为契机,增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积极性,增加贷款额度,提高存贷款比例。支持皖北利用皖江示范区的政策和平台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结对合作,促进园区共建。 第三节 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以合肥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统领,深化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优化资源配置,聚合发展能量,形成整体优势,把经济圈建成接轨长三角、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 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积极推进快速客运专线建设,规划建设合肥与周边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加快合肥铁路枢纽、新桥国际机场、通江航道等建设。建设环巢湖公路,改造提升206、312国道。推进区域统一电信区号。 推动产业发展一体化。围绕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完善产业链,推进合淮、合六、合巢工业走廊建设,加强新桥国际产业园合作共建。开发环巢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大别山红色旅游,桐城、寿县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 推动生态环保一体化。统筹配置大别山优质水源,建设“引泉入城”等区域性供水工程。加快实施淠史杭、驷马山等大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强区域水源地保护。建立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统一管理体制和协调机构。加强淮河行蓄滞洪生态区治理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建立经济圈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市场体系一体化。加强统一市场体系规划、建设和管理,统筹建设大型专业市场,推进合肥要素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互通互认。建立一体化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统筹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保体系,形成统一的、有较强竞争力的要素市场体系。 第四节 促进皖南皖西地区加快发展 着力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充分挖掘皖南旅游的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以“两山一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开放,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构建便捷的对外通道,加速建成无障碍旅游区。完善旅游产业链,做大关联产业,促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支持黄山市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争创联合国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形成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和现代会展中心。 促进皖西地区开放发展。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联通省内外的交通网络。重点发展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地质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及产品深加工、原材料产业和机械制造业,加大铁矿、钼矿、山区农林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成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配套、农产品生产供应、劳务输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第五节 推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特色经济。推动县域内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加大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进一步增强。 第六节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坚持适宜开发、集约开发、协调开发、保护自然的理念,统筹谋划全省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开发利用,引导经济、人口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城镇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三大战略格局。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高经济和人口集聚能力,成为支撑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农产品主产区,加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投入,推动规模化、产业化,以县城为重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点状开发、面上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对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完善评价考核办法和财政、土地、环境等政策体系,引导各地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推进市县空间规划,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完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 专栏10 主体功能区三大战略格局 ◆城镇化战略格局:“一带一圈一群”,即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城市群。重点发展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其他地区围绕现有城市进行据点式开发。 ◆农业发展战略格局:突出“五区十五基地”,构建以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平原区、大别山区以及皖南山区优质粮、棉、油、茶、畜、禽基地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产品供给安全战略格局。建设淮北平原区优质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生产基地和畜禽产品养殖基地;建设沿江平原区优质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生产基地和优质水产品、畜禽产品养殖基地;建设江淮丘陵区“双低”优质油菜基地和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特色农产品基地。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突出“三屏三网”,构建以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区森林生态安全屏障,水系林网、农田林网和骨干道路林网生态安全网络为主体,以长江、淮河、巢湖等大中型河湖水库水生态功能区为骨架,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由点状分布的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文化遗产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蓄滞(行)洪区等为组成部分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d1cm#page# 第六篇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安徽 第十五章 加快推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 充分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龙头示范作用,按照高端引领、产业提升、先行先试、辐射带动的要求,广泛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努力多出科技成果、产业成果、改革成果和人才成果,走出一条以应用开发为主的创新之路。“十二五”时期,全社会研发投入、专利授权量、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创新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第一节 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计划,推进10家左右的重点园区、100家左右的示范企业、1000家左右的技术创新培育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和工程化平台,引导人才、技术、科研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支持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创办科技型企业,力争到2015年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受益的主体。 第二节 加快建设创新载体 加快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和合肥、芜湖、蚌埠国家高新区建设,支持芜湖、蚌埠、马鞍山等市努力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大力推进“科技入园”工程,新建一批省级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各类开发区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提升各类园区产业集聚和辐射功能,增强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器功能,建立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要素交易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 第三节 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工程 围绕加速崛起和加快转型两大战略任务,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工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工程、服务业技术支撑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工程、社会民生科技支撑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推进知识创新工程,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申报国家973计划、重大基础研究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研究项目。支持强磁场等大科学工程建设。 第四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分类改革省属科研单位,支持转制院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改。家居设计工作室家居设计工作室家居设计工作室